第七章:灭门惨案

 袁彬
    公元一四三八年,既明英宗正统三年,十二岁的明英宗尊宦官王振为“先生”“翁父”,王振逐渐得势。

    王振原来乃是一个落第秀才,常叹考举人中进士,这条道路太难走,便剑走偏锋自阉入宫。

    入宫后王振出众的才华,在众多太监中脱颖而出,加上清新俊美的自身条件,很快得到宣帝的喜爱和宠信。

    渐渐的王振由一个小太监慢慢作大,曾任东宫局郎,掌管礼监。并且当上了太子朱祁镇的老师。

    宣宗死后,太子朱祁镇继位,被明英宗尊为“先生”的王振,从此平步青云。

    贤臣“三杨”组成的内阁,因杨荣去世而解散,不久杨士奇的儿子触犯律法,犯下重罪,王振因为受到“三杨”内阁的压制,怀恨在心,此时便落井下石,陷害杨士奇。

    掌管朝中大权和控制“东厂”的王振,勾结内外官僚,大兴土木,在京城营造豪华府邸。

    一时间王振权倾朝野,公卿大臣纷纷攀附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年迈,预识到宦官专权的时代即将到来,为了牵制王振,太皇太后密旨才华横溢,堪称“女中豪杰”的永清公主接管锦衣卫镇抚司,意图用镇抚司的力量来制约王振和他所牢牢掌控的“东厂”。

    永清公主可谓是临危受命,于是便招贤纳士,大胆启用有识之士,重用有能力之人才,壮大锦衣卫镇抚司。

    这其中包括永清公主从刑场上救出来的袁彬,还有冷清秋、哈明、慕容杰等。

    袁彬及冷清秋等人不仅武功高强,而且才华横溢,是镇抚司锦衣卫里难得的人才,并且这几个人在江湖上都极负盛名,令对手闻风丧胆的一代英杰。

    江湖上称袁彬、冷清秋、哈明、慕容杰为镇抚司的“四大金刚”

    至此,镇抚司的力量,在永清公主接手掌管之后,得到了空前的壮大。

    一四三八年秋,北方重镇青州发生一桩滔天血案,知府王炳杰一家一夜之间死于非命。

    此前太皇太后曾多次收到知府王炳杰的奏章,曰青州等地有官员与朝廷权宦勾结,长期大肆贪污受贿,为此太皇太后曾命朝廷派出钦差大臣彻查此事,最终都与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。

    此番知府王炳杰一家离奇死亡,案情通报到京城镇抚司,永清公主预感到此事事关重大,并非偶然,于是便进宫奏明太皇太后。

    “祖母太皇太后,知府王炳杰乃朝廷命官,一州之长,此人为官清廉,在青州口碑极好,受到百姓拥戴,此番惨遭灭门,案情蹊跷。孙儿以为此案案情重大,不能以一般的命案等闲视之。”

    永清公主详细的向太皇太后陈述了案情之后,表明了自己对此案的看法。

    “以清儿之见,该当如何?”太皇太后问永清公主道。

    “孙儿以为朝廷应该派人专案彻查。”永清公主答道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觉得永清公主言之有理,她思量了半晌,对永清公主言道:“镇抚司现在可否堪当此任?”

    当初太皇太后下旨令永清公主掌管镇抚司,至今已半年有余,太皇太后很想趁此机会检验一下镇抚司的能力如何,看看自己当初是否用错了人。

    “祖母太皇太后尽管放心,孙儿一定不会辜负了祖母太皇太后的期望,镇抚司定能担当此任,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。”

    “嗯好!就令你们镇抚司前往青州调查王炳杰一案,清儿对此有何要求吗?”

    永清公主答道:“镇抚司人力物力俱已丰足,孙儿没有任何要求。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