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.少年郎(一)

    这迟疑,便是有些隐情,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。

    秦太太虽满腹疑惑,但不能不识趣,长嫂如此说,她只好不再问。

    倒是当事人,少年杨彦,见秦太太一脸好奇,谢太太欲言又止,拱手道:“伯母无须顾忌我,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,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“哎,多乖巧懂事的孩子。”谢太太是菩萨心肠,再仁善不过的,见杨彦这么可巧懂事,当即叹息道:“你阿兄考校过阿彦的学问,比二郎不知好上多少呢。”

    谢家表兄立马不乐意了,哪有这么贬损自己亲儿子的?但碍于他爷爷他爹在场,幼承家训“大人说话小孩子不得随意插嘴”,只能暗地里撇嘴,眼角余光恰好瞟见仨表妹不约而同捂嘴笑,顿时不乐意了,瞬间忘了什么见鬼的家训,嚷道:“母亲,儿子没有那么差吧……”

    他爹和他爷爷齐齐瞪他。

    谢表哥嚷了一半的话,咽进了肚子里,回头看几个表妹笑得更开心了。

    管教儿子的事,谢太太并不多操心,自有他爹呢,她自同秦太太道:“阿彦本不是南朝人,据说是他养父母来北朝这边做生意时,在一座伽蓝寺遇到了他,那寺庙香火不旺,寺中住持过得格外清贫,小小婴孩在那里,不好养活。他养父同寺中住持相识,恰好自己膝下无子,就做主将阿彦带回了家中。无奈,好人不长命,没过两年,他养父母就双双病逝了。其后,家中丫鬟婆子各寻出路,末了就剩下一个姨娘和一个陪嫁婆子照看他。族中人欺侮孤儿寡母,家里实在待不下去,于是由那婆子出面,他姨娘做主,将家中田产房屋赁给族中一可靠的叔伯,随后带着阿彦辗转北上来到安城,想着能不能寻到阿彦亲生父母。“

    这故事甫一开了头,就如此酸涩,秦太太不由得抹了把泪,便是方才齐齐笑话表哥的秦家三姊妹,也沉了脸,再笑不出来。

    场面一时有些压抑。除了谢都御史和秦尚书以及谢老爷子还算平静外,其余众人,都面露凄然之色。谢二郎也顾不上同杨彦争个你输我赢了,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背,聊做安慰。

    不知是不是接下来的故事更加悲惨,谢太太声音哽咽,有些说不出话。

    那少年杨彦,反倒是更加泰然自若些,朝众人拱了拱手,强自笑道:“虽坎坷些,可到底是不愁吃穿,还能有时间读书,已经算是不错了。我姨娘原是母亲的奶姊妹,因母亲不忍她外嫁受欺侮,所以就做主让我父亲纳为妾室。母亲心善,闲暇时也教姨娘读书习字,我们初到安城时,就是姨娘教我启蒙的。只是后来……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