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.乌栖曲(一)

    先帝爷取代姜氏皇室入主皇城的时候,这中间还有些小故事。

    和以往窃国者或是起义者不同,先帝爷之所以登上帝位,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。

    昭和帝即位后,他的长姐,重华长公主姜昭,奉穆宗遗旨摄政监国,辅佐昭和帝。昭和帝自幼同长姐关系亲密,他即位后,一应事宜,便是日里穿什么吃什么,都要先请示长姐。重华长公主同其生母势如水火,故而,穆宗尸骨未寒,昭和帝就下了圣旨,责其生母,刚刚荣升为太后的赵氏,挪出太后所居的长乐宫,搬到秦山行宫碧溱宫“静养”。那昭和帝不过一五岁奶娃娃,倘是在民间,那是正离不开亲娘的时候,哪能一道旨意让亲娘远离皇城?明眼人都知道,这旨意肯定是重华长公主的意思,毕竟,离了赵太后,那这世上,再无人能压制住重华了。

    赵太后搬到碧溱宫的时候,身边就只跟了一位婢女,那婢女据说是重华身边最得用的女官苏珈的表妹,叫谭元娘。赵太后在碧溱宫住了两年,忽然暴毙,谭元娘以侍候主子不利被打死了。赵太后的暴毙,恰好在她给昭和帝写了一封家书,家书上列陈了重华蛇蝎心肠手腕狠毒——就在半个月前,重华借寿宴招婿的名义,广招天下名士,并在宴上设下埋伏,将几位拥兵自重的皇叔一举拿下。“流血的盛宴,嗜血的女人,如若不处斩,将会为王朝招来厄运”。这是赵太后家书上的话。这信先于昭和帝到了重华手里。随后,赵太后暴毙,赵太后身边唯一一个宫婢谭元娘被赐死。

    那之后,王朝之中人人自危。待生母尚且如此,重华之恶毒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但先帝爷却是极为欣赏重华的政治才能的。重华在位时,整顿吏治,严惩贪吏,拔擢贤才,轻徭薄赋,与民生息。将一个日薄西山摇摇欲坠的王朝,从泥塘子里拉了出来。

    只不过,重华是个女人,还是个极为骄奢淫逸的人,她任人并不唯贤,而是任人唯亲。这个亲,非是亲人,而是谁能爬上重华的床,谁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

    渐渐的,怨言四起,兵乱四起。而先帝爷,那起初,是被重华任命为兵马大元帅,统领三军平叛乱军。事情的转机,是在一次中秋宴上。重华不顾天下兵乱,依旧按旧制在中秋节在宫中设下大宴。据说宴上处置了两个奉礼不合她心意的官员。彼时先帝爷的夫人,也即是当今吕太后,那是还是元帅夫人。杨夫人吕氏领着长媳入宫拜见重华,重华狠狠羞辱了她们婆媳,并令已有八个月身孕的少夫人魏氏像个宫婢一样在随侍她身边。这缘故么,自是女人的嫉妒。重华心慕杨家长子杨元徽,被拒绝后恼羞成怒,就当着众人的面折辱了少夫人。

    少夫人魏氏早产,险些丧命。这消息传到了前线,杨家父子对坐垂泪。帐中副将一个个气得双目通红。那重华的恶名世人皆知,如今又做出这般事,还如何能忍?于是,挥师北上,直捣帝京。

    次年夏,兵临城下,昭和帝被重华勒令自焚,重华亦自刎。

    先帝爷彼时不相信昭和帝死了,派人寻了许久,却一直未找到昭和帝踪影。国不可一日无君,昭和帝不得不黄袍加身,登基称帝。

    先帝爷是个仁慈人,入住宫城后,曾下令说不伤无辜人的性命,所以宫里面很多前朝的宫人,并没有处置,而是继续留在了禁庭。那张嬷嬷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张嬷嬷因出身世家,身份不同一般宫人,入宫后先跟几位尚宫学规矩,后来在永嘉郡主养在皇后跟前后,就去伺候永嘉郡主了。但永嘉不喜欢她,出嫁的时候并没有带她。她在掖庭挨了几年,到了新朝,她一跃成为尚宫,实在是个有能耐的人。

    琅华来禀报说大姑娘带着张嬷嬷忽然来访,晞之略一思索,笑道:“既然大姑娘来了,怎么不赶紧准备茶点?”又吩咐:“让玲珑来伺候。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