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引言
暗杀王
钟连城
王亚樵,字九光,1867年出生于安徽合肥。他家世贫寒,从小读书聪颖过人,曾在清末中过秀才。他目睹列强入侵瓜分中国,对豪强官吏欺压人民恨之入骨。辛亥革命时,王亚樵响应孙中山革命主张,崇尚古代侠客除暴安良的慷慨悲歌,同时接受了无政府主义,致力于用暗杀铲除强权。
孙中山先生在世时,国共两党精诚合作。1926年,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北伐军总司令,提出“打倒列强、打倒军阀”的响亮口号,从广东出师北伐,一路势如破竹,扫荡了盘踞中原、东南沿海的北洋军,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在上海举行武装起义,夺取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策应北伐,呈现出大好局面。此时的王亚樵随同安徽宣抚使常恒芳赴安徽,担任宣抚副使,号召各地军民拥护北伐,合谋攻打合肥、安庆。安徽军阀陈调元派兵围剿洪泽湖,两方相持数月,王亚樵不得不率兵突围,只剩随从十余人分赴南京,企图求得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的援助。
然而,等待王亚樵的,却是跟他的愿望完全相反的结果:
北伐的胜利,引起了帝国主义列强和江浙富豪、上海黑帮的极度恐慌。他们改变策略,各自寻找新的代理人以维护巩固各自的利益。而此时的蒋介石也权欲野心膨胀,不愿共产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日益壮大,极力寻找新的靠山称霸中国。于是,两方一拍即合,悍然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。1927年4月21日,蒋介石举起屠刀,发动了震惊中外的“四·一二”反革命政变。一时之间,南京、广州、合肥、杭州、长沙、南宁各地城市进行“清党”屠杀,全国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。
从北伐战场浴血九死一生回到南京,目睹成千上万的革命志士惨遭杀害,昔日的官僚军阀摇身一变成了新政府高官要员,王亚樵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,陷入了深深的痛苦:难道这就是北伐革命换来的结果?
4月18日,蒋介石把持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奠都仪式。在弹冠相庆的时候,蒋介石并没有忘记王亚樵,委托“国父”之子孙科派人给他送来了请柬,还安排他以工人代表的身份发言,庆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。有人还向他透露:蒋总司令器重王先生是个难得的人才,已经内定津浦路护路司令,即日走马上任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